2017/12/10 23:02
留言人:何先生
尋找崔秀青
——因家暴引發的家庭悲劇
2011年4月我的母親崔秀菁在江蘇蘇州打工期間突然失蹤,準確的說是“離家出走”,事發前天夜晚因為和我父親發生了一些爭執,父親動手打了我母親,結果母親趁著父親上班期間憤而出走,至今未果杳無音訊。
我對我父親的印象大概是從初中才有的,因為之前長達十年的時間他是在監獄里度過的,那時的他只知道喝酒打架,似乎有喝不完的酒打不完的架,喝完酒便要鬧事耍酒瘋,打我母親,但我母親也不是只會忍氣吞聲,幾次離家出走,甚至有次割脈自殺,但是最終還是選擇原諒我父親,但是家暴是永無止境的,一次妥協,終生受苦,當時人們稱我父親為“混混”,現在看來就是“人渣”,十年光陰很快就混完了,當時我和弟弟被寄養在奶奶家里,那時候我對我父親是沒有任何好感的,更多的是憎惡。后來我上初中的時候他出獄了,到了而立之年他也變得低調許多,開始打工掙錢養家,春節后與我母親結伴前往江蘇打工,結果不到半年就出事了。事發之后父親發瘋似的尋找我母親,也許他意識到母親這次是下定決心離開他,甚至選擇放棄了我和弟弟。果然這次她沒有選擇原諒我父親,一走便是數年。我相信我父親是愛我母親的,只不過愛的方式有些極端,時間一晃就是七年,父親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母親,往外婆家跑了無數遍,鬧了無數遍,但一無所獲,我母親從未露面,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。七年間,他既要養活我和弟弟還要分心尋找妻子,還要照顧我的爺爺奶奶,可想壓力多大,他也沉淪頹廢過,可借酒消愁愁更愁,生活的壓力逼迫他站起來,現在的我更加理解“男人就是家庭的頂梁柱”這句話。
我對母親的印象甚是清晰,母親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,她美麗善良向往幸福卻又愛慕虛榮拋家棄子,她不卑不亢堅毅頑強卻又忍氣吞聲放棄抵抗,父親不在家的“十年”,母親在城里工作,偶爾回來看望我和弟弟,我很感謝她每次都給我帶回來幾本課外書,因為在鄉下的孩子對學習似乎有天生的渴望,至少讓我有了學習的興趣,后來她把我從鄉下帶到了城里上初中,每天給我做飯,供我上學,那時我才發現我并不是一個“孤兒”,我才真正感到母愛的存在?上Ш镁安婚L,一年后母親便在蘇州消失了。聽到消息時我是麻木的,我當時覺得母親肯定,有人告訴我母親有一天會回來找我,那時我一個人在外租房,便每晚站在樓頂張望小巷的路口,但直到我考上高中也沒有等到任何消息,希望越大失望越大,至今我還記得她去蘇州時穿的是一件紅色的小短襖,瘦長的牛仔褲,白色的運動鞋,離別之景仍歷歷在目,但離別之人已銷聲匿跡。
小時候姑姑總說父母吵架是大人的事,可真的只是大人的事嗎?這明明是整個家庭的事,而且是大事,孩子永遠是弱者也是受害者,我們從小被教育做一個懂事的孩子,我們從小就不敢有過多的要求,可我們只想要一份母愛或者父愛,我們只想要一個完整的家,只想吃一頓團圓飯,這樣的要求算高嗎?可我的父母并沒有實現我們小小的愿望。他們從來都是置若罔聞,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,直到把家里搞的雞犬不寧才肯罷手,終于最后家也不存在了。
時間是最好的治愈師,我對我母親的情感也逐漸發生著變化,由思念到埋怨再到思念,七年以來,我經歷了太多是是非非,如今終于長大成人,可我的心結從未打開,這也是我們全家人的心結,母親的出走就像一顆石頭壓在心頭,時間越久便越沉重,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,可我想說母在何方兒心憂,過去的都已過去,為何母親你不愿與我們團聚呢?
崔秀青,48歲,方臉,168cm,中等身材,河南省溫縣招賢鄉中辛村。如提供重要線索,將給予一萬元現金獎勵,如有線索請聯系:(何先生,18339130513)
電話:183******地址:河南溫縣
點擊查看 何先生 發布的詳細尋人啟事
網站回復:因當事人不方便留他自己的電話,上面所留電話為民警同志的。